党史学习教育

精准求实担使命 初心如磐向未来

1932年2月1日,在江西瑞金城外6里叶坪村一幢普通的农家小屋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在战火硝烟中诞生了,它的诞生开启了我国人民金融事业发展的开端。

1934年10月长征开始后,中华苏维埃国家银行被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五大队,这个几乎是当时世界上最小的国家银行,将中央金库尚存的几十担银元、几担金子等经济命脉挑在了肩上,面对国民党数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爬雪山过草地,守护住红色金融的微弱火种,用来之不易的钱粮补给,保证红军走完了两万五千里长征。

时光荏苒,中央苏维埃国家银行的灵魂早已注入中央银行之中,而金融的本质——为实体经济服务的精髓,也洒向中国大地的各个角落,在我们身边就有这样一支金融队伍。

2006年5月19日,金融行业一个新生的婴儿诞生了。作为北京市国资委系统第一家财务公司,也是中国投资协会地方电力委员会第一家财务公司,京能财务经中国银监会批准成立。

它最先让我看到的是: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

每一名新员工进入公司的时候,都会接受各方面的入职培训,其中有一项“师带徒”,京能财务会为每一位新员工发一位师傅,这是一项特别的福利。

2020年8月7日,京能财务举行了隆重的“师带徒”拜师会。公司的十一对师徒在《责任承诺书》上签上自己的名字,师傅、徒弟、部门负责人和主管领导共同组成一个小组,我们用这样的方式告诉每一个新人:你加入到京能财务的队伍中来了,要开始一丝不苟的工作啦,精细将会是你最先学习的内容。

每一名师傅都是从老员工中选拔出来的,他们经验丰富、更重要的是爱岗敬业。师傅第一件要做的就是制定教学目标和实施计划,解决“学什么”和“怎么学”的问题,部门负责人和主管领导把关之后才会开始实施。师傅教徒弟,要严格按照规定的工作程序,脚踏实地做好每一项工作,严格周密地执行自己的职责,师傅还会详细记录下教学实施情况,每到月末的时候,主管领导还会与师徒二人谈谈心得,聊聊感受,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看看哪里还有问题,哪里还需要改进。

在京能财务,一丝不苟从来不是嘴巴上喊喊,是每一个员工要认真细致地对待每一家客户、每一个数据、每一次操作、每一次检查。

正是这份严谨和敬业,京能财务才能在强手如林的金融机构中,不断提升并保持高水平的金融评级、财务公司协会评级、绩效评价等级、财务报表评价等级、纳税等级,在谦虚谨慎,办实事求实效的过程中,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财务和金融精英,不断为集团和金融系统储备和输送高端管理人才。

慢慢的,我看到京能财务有一股劲,一种勇于开拓的创业精神。

2021年3月4日,京能财务全体员工早早就来到27层报告厅,参加一场特别的工作会。

会前许多人已经听到了消息:集团副总经理将作重要讲话。工作会就像是一场动员会,一次出发前的总集结。会上,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作了一篇题为《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  坚持党建引领深化金融服务 奋力构建“十四五”发展新格局》的讲话。

会后,许多走出会场的干部激动地说:“没想到二次创业这个提法的力度这么大,战略目标极具含金量,我们更要努力大干一场。”

今年以来,京能财务几乎每个月都有符合高质量发展目标的重要业务、重大举措落地:

1月,公司开展票据业务,充分发挥票据融资功能。

2月,加强资金统筹管理,实现部分新并购企业资金归集顺利落地。

3月,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快,统一监管报送平台试运行,金融基础数据系统、EAST报送系统有序推进,公司迈开了自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数字化基础建设步伐。

4月,保险经纪公司完成工商注册,向保障集团整体资产安全、实现集团统保整合迈出了实质性一步。

5月,联合清洁能源及其香港分公司成功完成集团首笔跨境资金集中运营业务,顺利打通集团本外币、境内外的双向跨境通道。

我们就是要让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实体经济,为集团发展提供有力保证。

我们都是平凡的人,但不平凡的是,我们植根于京能集团这块改革创新的热土,和首都建设同频共振。

我们的团队因改革而成长,事业因改革而发展。这样的时代,让我们有机会在岗位上,像水滴、像小河、像浪花般涌入发展的大潮中。

担当是最好的初心传承。坚定者、搏击者永远会被时间眷顾,内心笃定,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