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 文学作品

“螺丝钉”与“大安全”

    安全的“海恩法则”: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

    每天早上,他(她)早早到达单位,打开门、窗、灯,启动饮水机、打印机、碎纸机等等设备电源。

每天晚上,最后值守人员会在公司微信之家群中汇报安全检查情况及离司信息,包括门窗和电源是否关闭、有无违规使用电器等。

每周,公司会召开资金调度例会,了解资金情况,研究分析头寸情况,保障集团资金链的安全。

    每月,公司会召开“大安全”例会,听取和分析人身、财产、舆情、廉洁、保密、信息、意识形态、维稳及接诉即办等内控制度执行、安全工作落实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每年,公司会聘请北京市消防安全、交通安全方面的专家向员工普及相关安全知识,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每年,主要领导会与分管领导签署安全相关责任书,主管领导与部门负责人签署安全相关责任书,安全工作主管领导会与安全员签署责任书,层层压实责任。

疫情期间,工作人员每天戴上手套和口罩,多次进行消毒液稀释配比,对公司各个区域进行消毒。每天早上检测到岗员工体温,中午再次检测,并实时记录。后勤人员定期给向员工发放口罩、消毒液、洗手液、湿纸巾等防疫用品。舆情小组定期关注着公众号、网站等动态消息,及时查阅核对各个账户资金情况……

特殊天气,公司群中会有消息弹出,提示大家备好雨具,离开时关好门窗,上下班路上注意安全等等。

节假日、重要节日,公司会提醒廉洁安全、舆情安全等信息,开展安全检查,发放盖有公司印章的封条,提示重要文件入柜上锁,电源关闭,门窗锁好等。司机们会早早的安排好公车,等待相关人员对车辆进行检查后,封闭公车。

 这一帧一幅的画面都是“大安全”工作体系的一部分,它是一个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协调运行的网格化管理体系。

众人拾柴火焰高。通过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管控,每位员工都坚守安全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如同一颗颗螺丝钉,将安全工作连接和固定在一起,构筑起 “大安全”防线,深入贯彻“生命至上 平安京能”的安全文化理念,努力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构建属于京能财务的安全文化,形成人人参与、人人有责、人人预防的良好态势,真正做到“消除安全隐患 筑牢安全防线”。